媒体常大

新华社:国家特聘专家、常州大学研究员张宗超:秸秆造木综合利用助力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

白小果 新华社 2024.10.12发布时间:2024-10-12

通过对原料催化改性,实现原料无废弃和加工过程绿色零排放,形成了这类可再生资源高值化综合利用的产业链,近日,国家特聘专家、常州大学研究员张宗超博士带领科创公司“薪业资源”研发团队在农林废弃物(生物质)资源利用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该团队在“薪业资源”公司千吨级/年中试上成功展示了秸秆造木的国际性原创技术,该技术将开启生态环保新纪元。


植物是阳光催化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产物,形成了可循环再生的大自然减碳储碳机制。废弃农林生物质原料的利用,能够降低全球对化石资源的依赖,最终在能源和材料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应用前景,符合人类社会对环境友好和健康产品的追求,但长期以来,利用技术上存在着巨大挑战。关键在于,植物细胞壁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植物种类而异,且其组成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简称“三素”)交织依存,加之植物中的其它杂元素组分和矿物质等复杂结构, 使得很难寻找一种简单的一步法工艺,将物种繁多的生物质全部无废利用,实现秸秆造木。


这一长期以来难以攻克的技术壁垒,如今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张宗超博士团队开发的绿色催化转化技术,可将生物质原料中半纤维素转化为低聚木糖、木糖和木糖醇等健康的降糖食品添加剂及保健品;将半纤维素催化转化为糠醛系列重要的高附加值化学中间体。此外,利用催化转化技术,还能将生物质原料中木质素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酚类有机产品。这一技术路线不仅打开了生物质基化学品产业化通道,同时,还形成了生物质资源的高值综合利用的产业模式,而残余富含纤维素废料仍可用于制备高强度新型树脂材料。


2024年7月,在张宗超博士领导的“薪业资源”公司完成了千吨级/年中试结果显示:用秸秆造木技术生产的薪质材料的有害物含量极低,甲醛含量优于中国国家标准GB/T 39600-2021规定的ENF级和日本工业标准JIS A5908-2003规定的F★★★★级标准两项最严格的甲醛限制标准。由于绿色环保、轻质、良好的强度以及可降解特性,研发团队已着手将秸秆造木技术扩展至汽车、高铁、航空、造船、家居、装修材料等行业的研究。


这种全球首创生物质资源催化改性技术,制造出绿色环保新型生物质材料,它非塑非陶非金属、无胶无味无甲醛、三素重构生态铁、高强隔热并阻燃,替代人类对木材和塑料制品的依赖,新型生物质材料具备“代塑代木”巨大市场潜力,预计将引起一系列相关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将有力推动生态环保的双碳落实与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229056?d=134da73&channel=weixin


(编辑:盛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