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外国语学院举办模拟联合国活动

外国语学院发布时间:2010-06-21

    6月17日晚,外国语学院在W10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联合国活动,主题为2010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杨逸、陈雷老师以及外籍教师Ben出席了此次活动并给予了精彩点评。

       09级3个班级组成12个“国家代表团”参加了活动。各“代表团”派出代表按照事先抽签决定的顺序依次上台进行发言,陈述其国家的气候议案,其中包括对世界各国的倡议以及本国的具体目标;而后该代表接受台下“他国代表团”成员的提问及投票,最终由“代表团”所获得的票数决出此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议案。活动最后,“中国代表团”凭借其实际、质朴、又不乏全面的议案以及精彩的演讲和答疑无可争议地获得了最终通过资格。其议案要点如下:一各代表团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出一项具备法律约束力的条约。二、联合国应建立一个全球气候监测系统,以确保各国减排数据真实可信。三、世界各国彼此间加大监督惩戒力度,同时竭尽全力发展绿色产业,通力合作,同舟共济。

        在活动中,同学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踊跃。各“代表团”精湛的演讲,精辟独到的见解,以及一针见血、毫不留情的提问,无一不体现出该院学生国际化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面。本次模拟联合国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模拟联合国背景介绍:

    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简称MUN]是模仿联合国及相关的国际机构,依据其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青年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作为各国代表,参与到“联合国会议”当中。代表们遵循大会规则,在会议主席团的主持下,通过演讲阐述“自己国家”的观点,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进行辩论、游说。

      虽然对模拟联合国活动其起源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但普遍公认这项活动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在联合国成立之前,就有一批学生活跃在校园里,他们对国际组织、对国际政治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活跃的哈佛学子在积极活动的同时探索出新的形式。他们开始模拟不同国家的外交官,参照国际联盟的议事程序讨论国际问题。后来联合国成立,这样一种模拟会议的形式被保留下来,并逐步发展成熟,形成了模拟联合国活动。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模拟联合国活动现在已经风靡全世界,形式多样,规模不一,有国际大会、全国大会,还有地区级和校际间的大会,参与者从大学生到高中生,乃至初中生。同时,模拟联合国活动已经不仅仅是对联合国机构的模拟,它还包括对其他全球或地区性多边组织、政府内阁、国际论坛等组织或者会议的模拟。目前全世界每年有近四百个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在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召开。每年参与大会的师生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总人数超过四百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