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6月24日),《常州晚报》城事·升学版以“常州大学学生处处长指点考生填报志愿:对目标高校要有深入了解,专业选择需与性格相对应”为题,以填报常州大学为例对2011年考生志愿填报的热点和难点进行了全面解析。
文章大篇幅、全方位、多角度对我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整体实力、专业和学科建设、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设施、毕业生就业、招生计划及学校后勤公益性、宿舍公寓化等进行了全面的宣传和介绍。
文章还选择了我校石油化工学院范刚、机械学院戴清晨和文法与艺术学院杨柳等三位优秀毕业生对母校进行了微博推荐。
《常州晚报》文章全文如下:
常州大学学生处处长指点考生填报志愿
对目标高校要有深入了解
专业选择需与性格相对应
2011年高考分数今天揭晓,接下来最令考生和家长头痛的莫过于如何填报志愿。到底该圈定哪几所高校,什么专业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本报城事·升学版今天约请在常两所高校多年分管招生工作的负责人给考生谈谈这方面的经验,同时也让常州的考生,对常州的高校有一个了解。——编者
常州大学学生处处长闫海波:
选择什么样的学校、专业,怎样科学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高考结束后,不少家长和考生都面临着填报志愿方面的困惑。根据多年从事高校招生工作的经历和经验,我结合常州大学今年的招生情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划定与自己分数相对应的目标高校群。然后通过对目标高校群内众多高校的了解和对自身情况的分析去划定更小的目标高校圈。然后对这些目标高校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有了对目标高校的深入了解,志愿填报才更有针对性也更为科学。
首先,家长和考生一定要了解目标高校的基本情况,了解其发展过程、发展阶段、服务面向、办学实力与特色,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和决断。
以常州大学为例,常州大学以石油石化为办学依托,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办学特色。常州大学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理、工、管、经、文、法、艺、医、农、教等十大学科门类。常州大学的关键词:一是石油石化,二是产学研紧密结合,三是在本一招生和拥有研究生教育,四是综合性大学。针对这四个关键词,家长和考生必须做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有效分析。
常州大学的起家是部属石化高校,石油石化等特色专业经过30多年发展,大多都是该校王牌专业,在全国排名靠前。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以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三大公司为主导,地方特色化工企业和外资化工企业为补充的现代化工蓬勃发展,这也为常州大学的毕业生国际化培养和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常州大学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是常州大学服务行业、服务地方,30多年积累和培养起来的一项传统和特色,该传统能让在校生参与产学研合作中的科学研究,增加实验、实习和实训机会,获得产学研企业的奖助学金资助,最终获得很好的就业和创业前景等提供富有特色的优势条件。
常州大学在本一招生和拥有研究生教育,这也是考生和家长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在本一招生就意味着该校特色品牌专业在全国排名靠前,拥有研究生教育说明能在该高校就读会有与研究生共同学习的机会,能够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等。
常州大学作为一所本地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对人的个性开发和综合素质的锻造,都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能在综合性大学学习生活四年,可以获得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优秀的大学素养。
其次,考生和家长还要充分研究和了解目标高校的招生专业和计划安排,有针对性地去填报。
以常州大学为例,常州大学2011年有52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招生规模达4660人,其中本一有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等7个专业招生420人,本二(含体育艺术类)共有49个专业招生2730人,本三(含艺术类)共有18个专业招生1350人,另有专转本160人。学校在江苏招生,本一招生242人,本二招生1855人(含体育艺术类),本三招生1133人(含艺术类),专转本160人。
另外,根据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2011年常州大学新增了护理学、汉语言文学、美术学、西班牙语、休闲体育、园林、复合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8个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专业。对原有专业的招生规模也做了适度调整。
再次,考生和家长还必须充分了解目标高校的软硬件条件,从衣、食、住、行、训、学等多个方面去考察和了解目标高校,让考生能够从身心多个方面认同该高校,进而通过四年学习获得最大、最好的发展。
以常州大学为例,常州大学有白云和武进两个校区,拥有较好的教学条件,学校网络中心是中国教科网常州市主节点,通过数字化校园网,教师可实现网络授课、辅导,学生可选择网上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也可通过网络办理有关事务。该校后勤坚守公益性,学生公寓都是庭院式的景观宿舍。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工业中心,总投资达2000余万元,是自主研发设计、自主制造调试、自主生产使用,为学生全景式呈现了石油石化企业的研发——生产流程,打造了高水平的实验实训平台。学校拥有的整套全透明阿司匹林生产装置、国内首套油气回收装置、全实景啤酒酿造生产装置、国内管线最长的油气储运管道实验平台体现了该领域的前沿设计理念,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创意热情,这在国内外众多高校和研发机构中都是最先进的。
最后,考生和家长在填报新兴专业和传统专业方面也常常举棋不定,这也需要家长和考生结合自身情况,先做自我分析和专业分析,再做决断。
传统专业和新兴专业都有报考的理由和发展前景,对于如何填报新兴专业和传统专业,家长和考生要把高考志愿的填报纳入到学生个人生涯发展的规划中去统筹考虑。第一,在专业选择上切忌盲目跟风,一定要为自己“量身定做”,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情况与就业需求结合起来,在选择之前多与家人、老师、学校的招生指导老师交流。第二,需要与自己的性格相对应,充分挖掘自己性格中的长处,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连线毕业生微推荐
对于一所高校的认可与知晓程度,毕业生最有话说,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不妨来听听他们的“微推荐”(限140字内)——
范刚:常大化工073班毕业生。曾获江苏省三好学生,连续三年获常大特等奖学金,获2007-2008年度国家奖学金和扬子-巴斯夫奖学金。在校期间获多项学科竞赛奖,除高分通过CET4及CET6外,还获得了上海市高级口译证书。赴芬兰萨塔昆塔应用科技大学交换生期间所修课程皆为优秀,获得了友谊学校的好评。现已高分考取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专业全国排名第一)研究生。
微推荐:常大学风浓郁,老师平易朴实,能培养学生应有的优良品性。我是别着常大校徽,在天津大学复试的:“虽然常大不是985或211,但我们受到的教育是高质量的,我们有自己的独特竞争力。”
戴清晨:常大机械工程学院装备072班毕业生。历任班级团支书,机械学院团委宣传部副部长,09级学生班主任助理,装备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曾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优胜奖、扬子-巴斯夫奖学金。现高分考入华东理工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研究生。
微推荐:在常大机械学院,我锻炼了自己的学识、胆识,丰富了自己的经历,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四年最大的收获是培养和锻炼了一种执着追求和勇于探索的奋斗精神。机械学院的院训“守正、通达、日新”,是我四年读书除获得专业知识,取得工作成就外,最能影响一生的精神财富。
杨柳:常大法学072班毕业生。历任校大学生通讯社副社长、校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常州高校环保联盟法律部部长,曾获校报“金笔杆”称号,多次获江苏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爱好绘画、音乐。现已成功考取扬州市江都检察院公务员。
微推荐:常大教会了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素养和品质。四年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面对问题时冷静分析、独立思考,最终探索出一套独特的解决方法,并用坚强的毅力在决断之后加以坚持的宝贵品质。人生永远在路上,虽然大家总会各奔东西,但每个人都会因为这四年的历练而学会脚踏实地过精彩的生活。 (葛金华 陈虎腾 程晓钰)
《常州晚报》文章地址: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czwb/html/2011-06/24/content_428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