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校团委的号召,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实践、创新能力,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培养学生基层服务观念。石油化工学院团委对全院学生广泛发动,创新申报制度,采用社会实践项目招标模式,经过学生自由组合、项目申报、公开答辩等环节,多支队伍入选为院级社会实践小分队,其中有三支队伍被确定为重点实践小分队,该三支队伍以10级、11级同学为主要成员,在假期期间分别前往镇江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常州市武进佳华化工有限公司、常州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暑期社会实践。
镇江化工产业园区暑期实践小分队主要针对“绿色化工”、技术创新改革以及创业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园区管委会陶主任邀请全体队员及相关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座谈中队员们认识到在打造“绿色化工”的发展趋势下化工企业技术创新改革问题已迫在眉睫。另外,“镇江—常州大学新材料研究院”的建立,正是将产、学、研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了专业与企业的对接。座谈会后,小分队成员在相关企业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普源化工有限公司和瑞士科莱恩特殊化学品(镇江)有限公司。在普源化工,队员们了解了水杨酸甲酯制作工艺的全套设备,并与左荣林总经理展开了关于提升大学生专业创新力的热烈交流。而在外企科莱恩的学习则让队员们触动更深,外企先进的设备,严格的管理,对生命负责的态度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队员们纷纷表示“国内企业的管理确实存在差距,将来一定要为提升国内化工行业的实力作出自己的努力!”常州佳华化工暑期实践小分队主要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当前社会上的企业,特别是化工企业,对大学生的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以及当前大学生在基层工作的状况以及感想作了调研。该企业邱总经理在与队员们的亲切交流中感慨的说,企业需要能够用理论对现有技术进行改革的人才,需要能认可并融入企业,有奉献精神,能够持之以恒,发挥企业优势,发挥团队优势的人才。队员们纷纷表示会在以后的学业中尽早有效地开展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自身实际提高自身的各方面能力,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常州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暑期实践小分队则在企业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参观并亲自体验了织布、前织、后织、后整以及成品检验的全过程。队员们一致感叹企业制作工艺的复杂,也深切认识到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不易。
该院此次暑期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走出学校,贴近社会,提高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加深了对本专业的理性认识,增强了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意识。学院会将本次各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的实践成果在开学初对全院尤其12级新生进行展示,以鼓励我院大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走出校园,走进基层,更多地接触和了解企业,为今后自身发展提供有效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