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广大同学的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意识,提高同学们的识骗防骗能力,维护好自身利益。 3月5日上午,保卫处、科教城派出所、环境学院自律中心在食堂广场联合开展了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教育宣传活动。
目前社会上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且作案手法不断翻新。针对这一情况,我校保卫处会同科教城派出所对2012年警情进行分析,编制成案例选编,并挑选出典型案例制成安全教育展板,科教城派出所还专门针对诈骗案件编写了“致大学生的一封信”,提醒广大学生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识骗能力。
在此次教育宣传活动中,保卫处共发放案例选编、“科教城派出所致大学生的一封信”等宣传材料2000余份,数百名师生在“打击网络电信诈骗、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横幅上签名。
常见网络诈骗作案:
(一)电话、短信诈骗:
1.冒充电信局、公、检、法、司等工作人员电话诈骗:
一是不法分子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等名义实施的一系列诈骗行为;二是冒充公、检、法、司等国家工作人员,以事主账户涉嫌洗钱,快递包裹藏毒、诈骗等犯罪活动,利用事主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让事主将自己银行存款转入不法分子指定的安全账户的诈骗行为。
2.中奖诈骗:嫌疑人拨打受害人手机,称其手机号在“非常6加1”“中国好声音”等电视娱乐活动或深圳香港某知名公司的摇奖活动中中奖,奖金丰厚多达十余万甚至几十万元,通过语音电话的方式告知可亲自前往领取或银行转帐,受害人必定会选择银行转帐,然后告知其需交纳个人所得税、服务费和银行手续费等实施诈骗。
3、短信诈骗:利用银行卡消费实施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用户,称其银行卡在异地刷卡消费,如有疑问,可致电X号码。在用户回电后,其同伙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二)网络诈骗:
1.网上“刷信誉”、“打字”等兼职,嫌疑人往往借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押金、保证金为由,骗受害人的钱。
2.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诈骗:受害人上网时显示QQ中奖或网络游戏中奖,要获得奖金必须先交纳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名目,骗取受害人汇款。
3.网上购物付款后,接到自称是客服或者卖家的电话,称支付有问题,需要其添加QQ号,指导一些操作,将受害人网银内的现金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