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为推动用好用活革命文物工作,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联袂推出“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红色讲坛”(简称“‘双百’讲坛”)第25期网络课程活动。本期邀请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范浩天担任讲述人,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岳奎教授担任点评人。来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的常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高校思政中心、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西柏坡纪念馆、抗美援朝纪念馆等高校部分师生及博物馆人,通过线上方式参加活动。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秘书长、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朱成山教授总策划活动,常州大学青年教师汪佩主持活动。
范浩天以《伟人在小桌前的大思考——毛泽东在西柏坡的办公桌》为题,讲述了“国家一级文物——毛泽东在西柏坡办公桌”背后的历史故事。在西柏坡时期,毛泽东运筹帷幄,起草了400多封电报,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撰写了数十万字的文件、批示、书信等,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这张小小的办公桌,见证了毛泽东军事指挥的雄才大略,也见证了一代伟人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思考与担当。“从1948年5月到1949年3月,毛泽东在西柏坡这个小山村的土屋泥舍中,在这张看似普通的办公桌前,谋划近代中国惊心动魄的生死大决战,绘就中国命运与前途的波澜壮阔的不朽画卷。当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即将完成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光荣使命,一个崭新的中国即将诞生。”范浩天说。
岳奎在点评时认为,在范浩天生动的讲述中,我们深刻领悟到这张普通且神圣的办公桌,通过起草一封封电报,指挥着“三大战役”、谋划着“两个务必”、讲述着“进京赶考”的故事。正是在西柏坡,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善于学习、主动转变,强化纪律规矩意识,不仅取得大决战胜利,为夺取全国胜利奠定牢固基础,还孕育形成了以“两个务必”“赶考”等为主要内容的西柏坡精神,为夺取全国政权后经受住执政考验做了充分的精神准备。今天,我们要进一步传承弘扬西柏坡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据了解,“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红色讲坛”,是原“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活动的新版本。该活动是从2022年5月4日开讲后,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25期。每期由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一位优秀讲解员讲述一件重要革命文物故事,邀请一位馆校著名点评人进行精彩点评,全国多家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组织人员收看和学习。旨在融合馆校优势资源,强强联合互补,真正把“馆校合作 共育新人”的联盟使命落到实处。(通讯员/高昕 审核/侯新兵 编辑/孙悦)
国家一级文物“毛泽东在西柏坡办公桌”的历史故事
岳奎点评《伟人在小桌前的大思考——毛泽东在西柏坡的办公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