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常州大学关工委与金坛薛埠镇仙姑村委签订红色共建协议

校关工委 王凯全 文/摄发布时间:2023-10-10

为建设好阳山抗日模范村,传承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有序推进红色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近日,“革命老区茅山红遍”阳山红色文旅融合项目发布仪式在金坛薛埠镇阳山村召开。江苏省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三会”、常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镇江和常州市新四军研究会,金坛区委、区政府及薛埠镇等有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我校关工委王凯全、曹荣、叶箐荫、袁能,校团委、经济学院相关教师及部分美术学院师生参加发布仪式。


茅山是我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80多年前,这里曾是党和人民团结抗日、救亡图存的一方热土。英勇的阳山百姓筹款筹粮、向导指引、搜集情报,为新四军在苏南地区建立茅山抗日革命根据地提供保障工作,为革命顺利开展作出重要贡献,阳山曾被陈毅元帅亲切的称为“我们的抗日模范村”。


阳山村隶属金坛市仙姑村。近年来,常州大学关工委全面加强了与仙姑村的密切联系:利用阳山村的红色资源,多次组织关工委成员、青年师生前往学习参观;与茅山茶海企业合作建立了“三茶融合”大学生实践基地,开展大学生劳动课教育;在阳山村委创办了常州大学国学院“茅麓书院”,定期为当地村民讲授国学;以我校校友为主体创办了“茅山自然学校”,是集教育、培训、会议、娱乐、住宿、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营地,充分发挥了自然研学的育人功能。


发布仪式上,王凯全与薛埠镇仙姑村委主任蒲斌代表双方签订了红色共建协议。双方商定,以“优势互补、资源融合、提升质效”为原则,依托阳山红色资源,通过结对共建、经验交流,以红色教育为主线,以现场实景教学为载体,以组织党员、青年师生开展红色徒步、红色路线研学、红色文化研究为形式,把阳山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安全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村校共建作用,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茅山自然学校成为“常州大学社会实践基地”。常州大学团委将充分调动高校资源,积极支持和参与茅山自然学校实现“让教育回归自然,让自然成为教育核心”,努力将其打造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亮丽品牌。


会后,校关工委全体驻会人员参加了阳山红色印记揭幕仪式,并面对阳山红色印记重温了入党誓词,参观了茅麓书院。美术学院师生参加了红色徒步活动。(通讯员/张立智 审核/陈曙钧 编辑/孙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