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我校5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

产学研合作处 魏安琪/文发布时间:2024-05-21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3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的通知》苏教科函〔2024〕8号,据悉,2023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共评选出195项成果,其中:一等奖20项、二等奖59项、三等奖116项。我校牵头和参与完成的5项科技成果获得奖励,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包涵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忆阻离散建模及其混沌复杂性增强与应用研究”项目荣获一等奖。彭剑教授主持完成的“基于微试样与DIC的承压装备材料力学性能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项目和杨松副研究员参与完成的“低温等离子体绿色处理技术与装备”项目分别荣获二等奖。吕晓方教授主持完成的“深海油气混输管道水合物风险防控技术及集成应用”项目和任玉荣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性能电池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项目分别荣获三等奖。


一等奖项目“忆阻离散建模及其混沌复杂性增强与应用研究”聚焦忆阻离散建模及其混沌复杂性增强与应用研究的新兴领域,在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针对忆阻器应用于离散混沌系统建模与混沌复杂性增强的瓶颈及难题,在忆阻离散建模理论与忆阻离散混沌系统创建方法、离散忆阻系统的混沌复杂性增强与无损调控机制、混沌保密通信系统与混沌型生成对抗网络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创造性地建立了忆阻器的离散建模理论,提出了一类离散忆阻型混沌系统,发现了新方法、新现象和新规律,发展了离散域分析方法,实现了混沌保密通信系统和混沌型生成对抗网络,引领了国内外忆阻离散建模及其混沌系统与应用研究的新热点。


近年来,我校聚集原创性、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纵深推进“有组织科研”,实施提升高质量创新效能和有效举措,不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下一步,学校将加强统筹布局,深入开展科技成果管理调研,制定科技奖励申报整体规划,促进高质量科技成果奖项的产出。(通讯员/周雪 审核/宋国强 编辑/庄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