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常大

新华网:提升社会治理数智化水平

宋林飞 新华网 2024.12.8发布时间:2024-12-09

目前,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无人终端、元宇宙等数字技术的迭代创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2022年,江苏13个地市全部进入全国数字经济百强榜单,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等市领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与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在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江苏也加快了数字社会建设的步伐,推进社会治理数智化,呈现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是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重要任务。现提出六条实现新提升的路径。


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数智化


怎么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提升?问题导向,聚焦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社会治理的科技支撑,是数智化。改革开放以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有所消退,新时代“数智红利”蓬勃兴起。推进基层社区治理数智化,在解决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新提升的基本思路。


从近几年城乡社区调查来看,数智化赋能是推进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重点补乡村的短板,实现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全覆盖,构建实体受理窗口、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的多样化服务格局。不断强化平台大数据智能服务支撑,构建城乡基层社会风险感知体系,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


推进长三角数字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扩容


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已经四年多了,电子政务网“一网通办”实现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全覆盖。各地数字政务服务中心深入基层,打破政府部门、区域之间的信息壁垒,社区工作人员代办申请审批事项,方便了企业和城乡居民。


提升数字政务更加集约高效的路径,新增“省内通办”事项,进一步打破事项属地办理限制。同时,拓宽长三角区域政务服务平台服务范围。长三角三省一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专栏已接入江苏部分事项,建议接入专栏适当扩容,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办理”。上线运行省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提升长三角数字政府政务平台公共数据按需共享水平。


同时,增强各地经济社会运行的智能化感知,及时把握群众意见反馈,实现智能客服全天候服务,智能认证审批,提高政务服务质量与效能。利用AI技术进行政务数据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长三角区域医疗健康信息共享平台


建议加强省市政府的协同,建立长三角区域全民医疗与健康信息平台,完善省市县三级电子病历与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库,整合人们在疾病防治、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推动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实现“互联网+医疗健康”,推进临床诊断与大数据紧密结合,发展以健康医疗大数据为代表的医疗新业态。


加快“网约护理”等智慧护理新产业新模式的创新,完善智慧养老照护服务体系。构建省市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开发“苏适养老”服务小程序。推进智慧养老,建立社区居家虚拟养老院。


推进智能大模型在社会治理的应用


目前,我国数据资源不断整合,算力基础设施越来越强,国内开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爆发性增长。其中,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义千问”等通用大模型,用于回答用户的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信息和获取知识,具有聊天机器人、文案创作等服务能力。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企业立足垂直领域业务为客户服务。


建议市县政府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应用落地,发挥专注于政务、金融、教育、医药、出行、家居、物流、专利等领域江苏垂直大模型的应用,购买基本公共服务,同时运用市场化机制,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构建普惠民生的新业态。


推进生成式健康大模型的市场化应用,为客户提供医药和健康产品、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智能医疗保健解决方案。推进智慧教育,推进教育大模型应用落地。


筑牢数字社会安全屏障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近几年来,数字技术与设备应用中的安全挑战与日俱增。江苏是互联网大省,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网络安全漏洞需要增强安全防护的有效措施。网络诈骗案件增加,智能技术嵌入风险上升。要引导和激励治理主体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术伦理与法律规范建设。


数字治理需要全球合作,全球数字治理合作的新兴平台不断增加。“全球数字契约”正在开启数字领域的平台机制,长三角应在全球数字治理秩序建立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企业抓住全球数字经济的协同发展的新机遇,推动数字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


推进社会工作数智化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发展,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在社会学领域表现出了重要的优势。我国数字社会工作实务与研究出现快速崛起的趋势。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改善了社会工作实务,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开拓了新的领域,表现了应对突发事件、开展群众工作的独特优势。


30年来,我主编《社会工作教材丛书》《社会工作概论》,持大社工的观点。社会工作部成立是专业社会工作进一步纳入社会治理体系的重大标志,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在大社工的视域下,结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与机构改革实际,构建数字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创新体系。


随着人们需求的日益多元化,社会治理面临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社会工作者要发挥专业沟通能力,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推进新时代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中国社会学会原会长、常州大学苏南现代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 宋林飞)


新华网:http://js.news.cn/20241207/dcd28f0d963848e79169a498d2af39d8/c.html


(编辑:盛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