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产教融合作为破除教育与产业系统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路径,已成为地方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着力点。然而,当前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方面仍面临机制不贯通、资源不联通、要素不融通三大痛点问题,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进程与效果。
在此背景下,常州大学主动谋求与国家战略、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通过系统性谋划组织设计、协同性推进载体建设、整体性赋能人才培养,打通产教融合的“三个一公里”,着力培养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
打通“最初一公里”——系统性谋划组织设计实现机制贯通
健全组织架构。学校构建了以“产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研究院”为核心的集管理、研究于一体的校级产教融合组织管理架构,有效实现了产教融合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互动转化。产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统筹开展产教融合工作;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负责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品牌专业建设、资源平台建设以及开展产教融合教育研究管理;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研究院负责优化顶层设计、理论研究以及对外服务功能。
健全制度建设。一是获取政策支持。2020年江苏省教育厅与常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常州大学协议书,双方形成了“建设更多特色优势学科、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集聚更多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更多高层次创新平台、产出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共建目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二是出台制度文件。学校建立校院两级制度保障体系,从专业建设、课程教材资源建设等方面全过程、全方位落实产教融合相关政策。三是研制产教融合指引。学校牵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工作指引》(团体标准),填补了该领域标准空白。
健全运行模式。一是构建新型学院运行模式。学校坚持以学院为建设主体,推进“一院一融合”工程。2017年以来,学校相继获批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省级重点产业学院、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基地等,实现了工科学院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基地全覆盖。二是提升专业内涵建设。学校以专业评估推进专业建设规范化,坚持“特色发展、分类建设、示范引领”,以一流专业建设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打通“中间一公里”——协同性推进载体建设实现资源联通
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学校发挥石油石化行业特色与优势,聚焦国家石油石化产业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在国内率先开展校企“产学研用”科技创新模式改革,与中石油共建“中国石油—常州大学创新联合体”,与中石化下属公司先后共建5个创新联合体。
打造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一是实施“一院一区、一专一坊”工程。在学院层面建设14个校级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示范区,实现学院双创教育工作“专人+专金+专场”,在专业层面建设专创融合工作坊,在班级设立学生双创委员,将双创教育延伸至班级。二是以赛赋能激发创新势能。强化竞赛训练推动孵化转化,夯实“意识启蒙—实践激发—大创训练—竞赛提升”的“四位一体”创新创业竞赛训练体系。
打造高水平成果转化平台。一是高水平建设科技服务平台。学校以“服务地方企业需求,拓宽学校科研渠道”为宗旨,成立常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积极促进产学研协同技术转移,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向地方的转移转化。二是全链条推进“产学研转创用”。学校以常州大学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为依托,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为纽带,以产业引导基金为载体保障,赋能产业创新人才培养要素迭代升级,有效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孵化的良性循环。
打通“最后一公里”——整体性赋能人才培养实现要素融通
聚焦产业需求,优化专业和课程。一是围绕产业链优化专业链。学校围绕江苏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50条重点产业链战略需求,主动布局区域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专业。二是设置交叉学科专业。学校立项建设29个学科交叉、复合型微专业,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的耦合度。三是建设产教融合型课程教材。2022年,学校在省内率先启动产教融合型课程、教材立项建设工作,建设校级产教融合型课程58门,编写5个系列39本产教融合型系列教材。
聚焦产业场景,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一是改革教学方法。2018年起,学校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原则意见中明确要求:学院应实施以问题/工程导向、面向产业应用的研究性教学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化、案例式、探究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改革。二是重构教学评价。将培养方案与行业标准相结合,重构教学评价指标和办法,确保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聚焦产业育才,打造产业师资队伍。一是共建校企引才平台。学校通过与地方共建平台、建立海外引才工作站、依托各级产教融合育人平台等载体,实现人才联引互聘,共引一批新能源领域高端人才和青年英才;重点选拔一批有较强技术研发和团队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搭建企业与教师的沟通桥梁。二是建立共育共享机制。学校实施省—市—校级产业教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产业教授专业技术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近3年,共计获聘本科类产业教授54名。三是深入实施“千师千企”行动计划。2023年,学校制定《常州大学“千师千企”行动方案(2023—2028年)》,将人才培养改革“关口”前移,支持高层次人才在高科技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之间柔性流动,推动智力资源跨行业跨地域调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中国教育报:https://paper-jyb-cn.webvpn.gzws.edu.cn/zgjyb/html/2024-12/23/content_144745_18115491.htm
(编辑:盛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