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榜样文化与楷模的力量”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全国馆校合作联盟年会举行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卢彦名 王芳 文/摄发布时间:2025-04-16

4月8日,首届“榜样文化与楷模的力量”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全国馆校合作联盟年会在山东聊城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举行。会议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全国馆校合作联盟、常州大学联合主办,中共聊城市委组织部、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孔繁森同志纪念馆)、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常州大学党史党建研究院)、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首届“榜样文化与楷模的力量”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全国馆校合作联盟年会


开幕式上,聊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波致欢迎辞。他表示,全国馆校合作联盟是赓续红色血脉的“先锋队”,联盟以“大思政”破题,以“大协同”聚力,打破场馆与校园的空间壁垒,搭建起跨越地区的“精神立交桥”。从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到红色基因的青春表达,从百馆百校的同频共振到千万学子的思想启迪,联盟用一次次探索实践诠释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为新时代馆校融合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陈波致辞


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在讲话中强调,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培育和弘扬全社会向英雄模范致敬、向先进楷模学习的良好氛围,是新时代的呼唤和需要。常州大学作为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的发起、牵头和常设秘书处单位,经过多年努力,已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当前,红色文化已成为常州大学三大办学特色之一,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成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手段。他表示,常州大学愿与全国馆校一道,将榜样文化、楷模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让榜样文化走入校园,走近学生。

陈海群讲话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文物旅游处处长孙鹏在讲话中表示,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作为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的挂靠和指导单位,见证了自2021年以来,联盟在馆校合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积极实践、凝聚力量、搭建平台,牢记“馆校合作 共育新人”的使命,团结带动更多高校马院和革命场馆跨界合作、同向同行,开创了全国馆校交流合作的先河,形成了全国革命文物思政教育的典范。

孙鹏讲话


据悉,自2021年9月正式成立以来,全国馆校合作联盟已先后在江苏常州与河北西柏坡举办过两届年会,以及10多场重要学术研讨会。本届开幕式上,公布了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第五批新增77个理事单位名单(共311个),确定了“元融合:革命文物+大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百场讲坛”第33—55期活动的获奖名单。与会领导分别向34位讲解员、评论人颁发了奖状和感谢状,并向参与活动的17座革命纪念馆颁发了感谢状。


作为金牌讲解员的代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讲解员韩啸和渡江战役纪念馆讲解员江瑜薇,分别在现场作题为《揭示历史的真相——留下日本侵略罪证的两件特殊文物》和《人民的渡江 人民的胜利》示范讲解。


开幕式现场还发布了《真迹—全国百馆百校百件纸质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图集》和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会歌《同心筑荣光》。聊城大学音乐学院60多名大学生激情演唱了这首歌曲。


研讨会上,中央档案馆原馆长、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杨冬权,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国家文物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新疆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学科首席专家、学术院长孙秀玲,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妮分别作了主旨发言。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为主旨报告做了点评。他指出,几位专家从多维视角构筑了革命文化传承的理论图谱与实践坐标,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者守正创新的学术担当,启示我们应善用红色档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穿透力,当前尤需以历史主动精神挖掘红色资源中蕴含的规律性认识,服务于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理论武装。


闭幕式上,全国馆校合作联盟向此次会议承办方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颁发了致谢锦旗,向2025年下半年会议承办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颁发了委托书,并宣读了全国馆校合作联盟《聊城倡议书》。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秘书长、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朱成山教授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全国馆校合作联盟将继续推动馆校之间的跨界融合、联动发展和合作共赢,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通讯员/刘凡 审核/朱成山 编辑/张茹)